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举办中医药探源溯流大讲堂第六讲
2024-12-11 13:44:48 568浏览
为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促进考古学和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交叉融合,2024年12月10日下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罗武干教授进行了中医药探源溯流大讲堂第六讲,题为“冶金考古视角下的‘三交’史研究”。
冶金考古中器具起源、工艺、产源的研究,是具有交叉性的考古研究。从金属资源的视角,揭示冶金活动的生产方式,从而看到文明的发展。讲座初始,罗武干教授介绍了科技考古与冶金考古之间的区别,提到了冶金考古从器具起源、工艺、产源的研究,是具有交叉性的考古研究。之后,列举了五个案例进行介绍,分别为青铜器产地与矿源的异同研究、探索冶金考古研究的新范式、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冶金、南阳出土汉代金银珠饰的研究和初唐货币与铸币材料的供应初探,从青铜器、铜镜、钱币、珠饰及贝壳画等多个视角,结合考古实证,对探讨中华文明进程及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的方式进行,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职工、在读研究生以及外单位近100余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讲座结束后,专家学者围绕冶金考古、文物年代测定等问题,与罗武干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张婷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