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法国百年概况 ——朱勉生教授学术讲座纪实
2019年3月22日下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邀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主席(法国)、法国时空针灸研究院院长、巴黎第十三大学达芬奇医学院及第六大学居里医学院教学主任朱勉生教授,在本所会议室举办了题为“中医药在法国百年概况”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医史研究室主办,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原副所长朱建平研究员、科研教育办公室主任万芳研究员、医史研究室副主任农汉才副研究员以及各研究室的负责人代表、医史研究室成员代表、院“十三五”重点领域专项研究第一批课题“我国与‘一带一路’九国医药交流史研究”子课题“中药中西交流史”课题组成员代表和各二级院所、职能处室共4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朱勉生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医药近百年在法国发展的亮点,重点讲述了利玛窦学社和百年针灸丝绸路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医药及针灸传播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随后,朱教授从教育、针灸、中药、科研、预防保健以及立法6个方面,生动具体地介绍了中医药在法国传播的现状与面临的瓶颈问题。
朱教授强调,中医药教育是中医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法国的中医药教育以民间为先,渐成一套体系完备的“教师、教材、实习、考试”教育模式,并逐渐被各大医学院校所接受。诸如巴黎第十三大学达芬奇医学院和第六大学居里医学院,目前皆可授予西医博士以中医文凭。
提及针灸与中药在法国的发展,朱教授认为,相较于中药,针灸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更有利于向西方推广,可谓中医药走向西方的“大使”。目前在法国共有约3500位国家认可的针灸医师;在 38家法国国立医院中,有11家开设针灸门诊。而中药之所以在法国没有得到广泛发展,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中草药缺乏国际认可的毒副作用说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药与法国本土生产的药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之争。尽管如此,中药在民间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如J&Z药业公司在法国乃至欧洲搭建了唯一集研发、生产、教育及文化宣传为一体的中医药平台,所有产品全部采用REQS质量认证系统,是唯一达到欧盟认证标准的企业,目前已累计研制出56种中药产品。其他如Dieti-natura、Jardin Bio、Super Diet等多家公司皆以中药为主要经营产品,诸如人参、枸杞、蜂王浆、益母草等保健植物制剂在法国的认可和接受程度颇高。此外,向法国输送药用植物的主要国家中,中国占据了最高的中药份额。而预防保健医学也是目前在法国推广较好的中医项目,法国将预防保健医学纳入医保体系,使中医特色的导引等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被法国民众所接受。
关于中医药的科研与立法,朱教授指出,没有严谨的科研,立法便没有可能。但目前中医的临床科研只能应用西医所提供的一套标准流程体系,而缺乏中医自己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标准。朱教授倡导中医药的科研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原创思维”,不可随波逐流,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一味去迎合西方思维,这样反而丢掉了我们最宝贵的文化根源。只有我们拿出经得起科研验证的临床疗效,才有可能通过政府渠道,请当地议员提交议案,促进中医药在法国的立法。
在接下来的互动交流中,同学们纷纷针对讲座内容踊跃提问。朱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生动风趣的回答引发了会场阵阵轻松的笑声。如针对“法国的文化特点对中医药传播有何影响”的提问,朱教授表示,法国是一个讲究“精品文化”的国家,而其民众之所以接受中医,是因为中医乃医学之“精品”,要想使中医更好地传播下去,当以文化为根基,坚持 “原创思维”,弘扬中医药的“精品”作用。
讲座在热烈而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